报名热线

荣雯香港85294914228荣雯江西15079982665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好文推荐

牵你的手与我共舞今生



他们是曾经的师生,他们是现在的搭档,他们还是共度一生的爱人。他们就是如今享誉中国国标舞界的梁思源和张卓妮。 他们跳舞、他们参赛、他们教学,无论舞台还是讲台,无论台上还是台下,他们都在用心和身体创造美,用执著的精神追求今生一个共同的舞蹈梦……

转行转出的国标舞冠军

1989年的某一天,北京舞蹈学院里熙熙攘攘,一个原本在广西学戏曲的男孩默默地夹在考试大军中——有机会在舞蹈学院的教室里跳几分钟,他太兴奋了。虽然从戏曲转向舞蹈被认为是一种“奢侈”,虽然基本功和同场竞技的舞蹈专业生不能同日而语,他还是“把自己认为是舞蹈的东西都搬上了考场”。

主考老师张平给出的结论是:没有基础,但有悟性。张平老师看中了这个在考前两个月才知道什么叫“擦地”的孩子。

这个决定直接为北京舞蹈学院造就了第一位国标舞冠军——1991年中国国标舞总会第5届全国锦标赛甲组新秀拉丁舞冠军。这个夺冠男孩,就是如今享誉国标舞界的梁思源。

“如果当时他没有夺冠,北京舞蹈学院对国标舞的认可和接受很可能会推迟几年。”一位国标舞界的前辈说。

相遇是师生

1992年,由于舞伴退役,粱思源舞蹈生涯的重心偏向了教育。1993年,朱良津老师创立国标舞学院,邀请梁思源前往教学,在那里,他第一次见到了张卓妮。

“她是我那年遇到的第一个女学生。”至今,回想起那一幕,梁思源还记忆犹新,“她穿着中长的外套、深色牛仔裤,咖啡色的翻毛皮鞋。梳着长发,看上去很漂亮,气质也不错。”

然而,这个漂亮又有气质的女孩和他的关系当时只是师生,而且是和舞伴一起入学。 “在他教我的4年里,我们说过的话不超过10句。”张卓妮回忆。

当年的张卓妮刚18岁,放弃了保送师范大学的机会来到北京学习国标舞。拥有古典舞和民间舞的基础,再加上聪颖勤奋,很快,她在1996年第一次参加北京市级的比赛时,就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同班公认的“强手”,荣获冠军。

“当刻苦成为一种习惯时,就不会觉得累了。”还是小小年纪的张卓妮就懂得要把成绩归零,这种精神让朱良津老师非常欣赏。由于舞伴原因,张卓妮被迫返乡,未能继续留校任教,然而这个不甘于过早享受安逸生活的女孩,在1998年又只身返回了国标舞学院。这一年,朱良津老师安排她和梁思源联手教课。

虽然选择了回到北京继续寻梦,看到别人都是和舞伴一起练舞或者参赛,再坚强的女孩也难免落寞,这时,那个她生命中的“惟一”走进了她的生活……

相恋与相处

虽然舞蹈风格很“大男人”,生活中梁思源却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,发觉了同事的心事后,不时地从生活、学习等方面给张卓妮以关怀。


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女孩,一个是血气方刚的青年,相同的志向、共同的梦想、相连的命运,爱情的花蕾在两颗同在异乡漂泊的心灵间悄然绽放……

如今张卓妮还记得,在那些共度的日子里,练完舞,冲个凉,来到交道口的麦当劳,买上一个冰淇淋或一杯咖啡,两人一起享受凉风习习的夏日傍晚是多么惬意。交道口的小道上,布满了两人甜美的回忆。

“我记得那一天是11月l5日。”梁思源笑道。虽然一份真诚的告白换来了佳人的芳心,在教学与练舞的问题上,他们却不止一次发生冲突。

“做你的学生比做舞伴要幸福。”恋爱中的张卓妮时常感到委屈。那时他们是老师也是选手,然而梁思源总是把多数时间留给学生,每次训练,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纠正学生的动作,当学生们的套路趋于完美了,他自己不是精疲力尽就是没有时间练习了,只能叮嘱张卓妮:“别把动作忘了。”

2000年,两人要在千禧年人民大会堂音乐会上领舞,这样盛大的场合当然要精益求精,在演出的两天前,张卓妮找到梁思源要练舞时,梁思源却坚持继续先去给学生排练集体舞。

这一次,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,任何言辞和理由在“老师”二字面前都化为无用功。梁思源摔门而去排练集体舞,张卓妮委屈满腹: “干脆另找别人做舞伴好了,我还做你的学生,这样你是不是才能多关注我们一点?”

那晚,当她从梦中醒来已是凌晨2点,梁思源的宿舍仍然空有一盏长明灯。而教室里那片温暖的灯光下,一位执著的老师带着一群执著的学生在奔赴梦想……

“因为我们是老师”

正是这种痴迷教育的劲头,才让他们年纪轻轻就桃李遍天下。在国标舞第18届全国锦标赛上,获奖的前六名选手里有四对半都是他们的学生;2003年,张少杰荣获了国际标准舞锦标赛冠军;2007年,学生赵亮在黑池一举夺得职业新星组的世界冠军桂冠。

每当回想起那场争执,梁思源总是笑着说:“她说得对,我做的也没错,因为我们是老师嘛!”

教室里是辛勤的老师,走出教室是一对恩爱夫妻,幸福的生活还要从油盐酱醋说起。张卓妮出生在沈阳,梁思源是广东人,一个是东北人的爽朗和极强的个性,一个是南方的婉约与和谐,虽然南北口味差异很大, “互补”却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。

张卓妮爱吃素,梁思源喜吃肉,相互体贴总能让两人完美地达到统一。在外吃饭时彼此会把对方爱吃的各点一份;在家吃饭则你做饭来我洗碗,梁思源会系上围裙亲自下厨,做一些精致的时令蔬菜,让餐桌生动起来,荤素搭配,营养美味!

无论工作多忙,一有机会他们还是尽量回家和老人围坐在一起,团团圆圆、其乐融融,享受家庭乐趣。有时还会把学生也带回家,据说最多的一次有15个学生同时住下,每当提起老师家,那些学生都会异口同声: “梁老师做的菜——味道好极了!”

回归的梦想

2003年,梁思源和张卓妮在香港。也许是老师对舞蹈的痴迷感染了他们的学生吧,这段时间里,有8个学生会每隔14天办一次旅游签证追随到香港学习;等老师回北京就在老师住的小区租一间民房,天涯海角不辞远,只要一心一意跟着两位老师学习。

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梁、张二人的心——回去,回到北京,为孩子们办一所学校!这个念头宛如发芽的种子让人激动不已。虽然他们回京意味着要放弃香港的高收入,同时还会面临没有地点、没有生源的难题,然而任何困难在“回北京创办学校,开展系统的教育”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。

就像当年那个站在舞蹈学院考场上无所畏惧的小男孩,这一次他们又勇敢地作出了选择。

每当回忆起学校创办之初的情形,梁思源都毫不掩饰他对张卓妮的赞赏和爱怜: “选校址的那几个月把她从一个女孩历练成女强人;学校开办以来,又把她从女强人变成一个懂得爱和包容的女人。”

“开学那天像排队挂专家号,学生多得不得了,得编上号,一个个喊号去办手续。”一个学生这样形容开学的场景。

每当开学时,办公室门口总是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大家来找梁老师和张老师——家长的嘱托、学生的倾诉,梁思源和张卓妮明白,这里深深蕴含了大家的信任与期望,因为每个孩子的身后都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希望,哪性自己再累一点,也要让孩子学得好,让他们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。

“孩子们实现梦想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。”他们坚定不移地说。

“对待艺术要真诚、真实和执著,对待生活也一样。”梁思源这样教导学生。用身体、用心、用爱,教学生学舞、教学生思考、教学生做人。他们教育学生力争第一但不以第一论成败;他们教育学生要在赛场拼搏还要用心感悟生活。

“梁老师和张老师讲课很有层次感。”

“他们讲课很幽默,上课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,一点都不累!” 学生七嘴八舌讲述着对老师的感受。
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黄沙始到金。凭着满腔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,这对伉俪在国标舞的海洋里乘风破浪,无论在舞台还是讲台上,他们都意志坚定、精益求精——舞出自己的绚烂人生!

报名热线

荣雯香港85294914228荣雯江西15079982665

在线咨询
服务热线
微信客服

扫一扫
添加微信客服

公众号

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

返回顶部